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晋西黄土区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水文效应



编号 zgly000082195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晋西黄土区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水文效应

学科分类 220.20;森林培育学

作者 李民义  张建军  郭宝妮  黄明  茹豪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13(5)

页码 1083-1090

年份 2013 

分类号 Q948 

关键词 油松人工林  林分密度  植物多样性  水文效应 

文摘内容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以晋西黄土区不同林分密度的油松人工林为对象, 以林下植物多样性、枯落物蓄水、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蓄水能力为指标, 分析了不同密度油松林对这些指标的影响, 以期为油松林合理密度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 油松林内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随油松林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而均匀度指数无明显规律; 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与灌木层变化规律一致, 但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先增后减; 油松林密度为1675株·hm^-2时草本的多样性和均匀度为最大, 整个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也最大; 油松林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大于草本层; 不同密度油松林枯落物自然含水率无显著差异, 而枯落物蓄积量、最大持水率以及持水量、有效拦蓄率和拦蓄量在一些林分密度问差异显著; 密度为1300株·hm^-2时, 土壤容重最小, 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及所对应的贮水量均最大; 密度为1675株·hm^-2时枯落物蓄积量、持水量最大, 表层(0~20am)土壤容重(1.07g·cm^-3)相对较低, 非毛管孔隙度(17.45%)及滞留贮水量(87.25mm)最大。综合来看, 30年生左右的油松人工林, 当密度约为1675株·hm^-2时林下植物多样性及生态水文效应最好。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