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滴灌枸杞对龟裂碱土几种酶活性的改良效应



编号 zgly000149628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滴灌枸杞对龟裂碱土几种酶活性的改良效应

作者 张体彬  康跃虎  万书勤  冯浩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土壤学报 

年卷期 2015年06期

年份 2015 

分类号 S156.4  S567.19 

关键词 滴灌  枸杞  龟裂碱土  酶活性 

文摘内容 在盐碱地改良利用过程中,有必要研究土壤酶活性变化,以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的改善。龟裂碱土重度盐碱荒地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旱区,该土壤碱化度高,结构差,导水率极低。2009年,采用滴头下设置沙穴的方式滴灌种植枸杞,开垦利用该盐碱荒地。2011年枸杞生长季末,在不同种植年限地块土壤剖面上网格状密集取土,进行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未种植土壤3种酶活性极低;滴灌种植之后,随着根区土壤水盐特性和养分状况的改善,土壤酶活性显著增加。就整个土壤剖面而言,土壤酶活性自根区向四周逐渐降低,表现出较大的空间变异性。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土壤p H始终是影响该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子,且在p H7.38~10.00的范围内,3种酶活性随土壤p H的增大呈指数式减小(p<0.01)。总之,滴灌种植枸杞之后,龟裂碱土重度盐碱荒地土壤生物学性质得到显著改善。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