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52834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光周期变化对毛健夜蛾交配和产卵的影响
作者
邱小芳
谢建坤
吴丽萍
喻琴
张萌萌
王光耀
徐韶晖
涂小云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母体文献
昆虫学报
年卷期
2016年10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433.4
关键词
毛健夜蛾
光照条件
光周期
交配
产卵
昼夜节律
文摘内容
【目的】毛健夜蛾Brithys crini(Fabricius)可为害葱莲Zephyranthes candida等石蒜科绿化植物,前期研究表明不同光周期对其交配和产卵节律行为及交配率和产卵量均有显著影响。本实验期望探明间歇光照等复杂光照条件对毛健夜蛾交配和产卵的影响。【方法】在光照培养箱条件下(光源为白色日光灯,光照强度约为500 lx),观察了间歇光照长度(20,10,5,1和0 min)、暗期位点(D10:00-22:00,D12:00-24:00,D14:00-02:00和D16:00-04:00)和非24 h光暗循环(4L∶4D,8L∶8D,24L∶24D和48L∶48D)3种光照条件下毛键夜蛾成虫交配及产卵行为。【结果】间歇光照长度为20,10,5,1和0 min时,成虫交配数分别为0,3,10,14和11对,配对数分别为25,29,31,39和26对;间歇光照长度为20和10 min时,交配数与对照组差异显著;10,5,1和0 min时已交配单雌产卵量差异不显著(分别为354.67,322.30,339.57和310.45粒)。暗期位点为D10:00-22:00,D12:00-24:00,D14:00-02:00和D16:00-04:00时,成虫交配数分别为13,18,15和12对,配对数分别为16,19,17和16对,交配数差异不显著;已交配单雌产卵量差异不显著(分别为516.15,527.28,495.53和458.50粒);交配起始时间、交配高峰时间和产卵起始时间、产卵高峰因暗期位点不同而异。非24 h光暗循环(4L∶4D,8L∶8D,24L∶24D和48L∶48D)条件下成虫交配数分别为16,15,14和14对,配对数分别为18,16,14和16对,交配数差异不显著;已交配单雌产卵量差异显著(分别为590.56,559.67,497.21和419.29粒)。【结论】这些结果显示毛健夜蛾交配和产卵行为主要发生在暗期,暗期短于40 min时不能发生交配行为,暗期位点和长度对交配和产卵行为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