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1720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玉米感染禾谷镰刀菌后PAL、POD活性和同工酶谱的变化
学科分类
220.1050;树木生理学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育部植保资源与害虫管理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母体文献
西北植物学报
年卷期
2003,23(11)
页码
1927-1931
年份
2003
分类号
Q945.8
S435.131.49
关键词
玉米茎腐病
抗性
苯丙氨酸解氨酶
过氧化物酶
文摘内容
为了明确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和过氧化物酶活与玉米对镰刀菌茎腐病的抗性关系, 探讨玉米对镰刀菌茎腐病的抗病机制及其在玉米抗病性鉴定中的利用, 用禾谷镰刀菌孢子悬浮液对抗病品种陕单931和感病品种西农11号在抽雄初期进行接种, 并于接种后测定茎秆髓部组织内的PAL,POD活性变化以及POD同工酶谱的变化。结果表明, 玉米植株受镰刀菌侵染后, 抗病品种的PAL酶活上升快, 活性强, 且形成两个活性高峰, 高活性时间持续长; 感病品种PAL酶活上升慢, 活性相对较弱, 且只形成一个峰, 高活性持续时间短。抗病品种POD酶活峰值高, 感病品种峰值低; 抗病品种高酶活持续的时间长, 感病品种高酶活持续的短。POD同工酶谱研究表明, 抗、感品种POD同工酶带都有增多。抗病品种增5条, 感病品种新增2条。PAL活性变化、POD活性变化及同工酶谱酶活变化与其对茎腐病的抗性有密切的关系, 可作为抗病育种的生理生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