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56665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黑河下游水土理化性质变化及生态环境意义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母体文献
冰川冻土
年卷期
2008,30(4)
页码
688-696
年份
2008
分类号
S153
关键词
黑河下游
水土壤理化性质
环境意义
文摘内容
对黑河下游不同类型沙漠化土地土壤的盐分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潜在沙漠化土地土壤水化学类型为Cl-SO^24—Na^--Mg^2+离子型土,正在发展的沙漠化土地为SO^24-Cl^--Mg^2+-Na^+离子型土,强烈发展的沙漠化土地为HCO^3-Cl^--Ca^2+-Na^+离子型土,严重沙漠化土地为Cl^--SO^24-Mg^2+-Na^+离子型土。不同土壤中全N、全P、全K、PH值和有机质含量差异较小,而速效N、速效P和速效K养分含量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显示,全N、全P、有机质和速效N含量总贡献累计达76.24%。黑河下游地区随着上中游水量的减少,在强蒸发作用下,地表水与浅层地下水的矿化度显著升高。水文过程的改变,使维系绿洲的水资源由平衡到失衡,在水环境的恶化过程中,周期性积盐作用,使绿洲内的非盐渍化土壤向轻盐土发展、轻盐土向重盐土方向发展,盐碱化土地不断扩展导致土地沙漠化程度增加。上述各过程共同构成绿洲沙漠化复杂的地表动力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