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低温胁迫下虎纹蛙的生存力及免疫和抗氧化能力



编号 zgly000143318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低温胁迫下虎纹蛙的生存力及免疫和抗氧化能力

作者 王娜  邵晨  颉志刚  凌云  程东海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生态研究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2年11期

年份 2012 

分类号 S917.4 

关键词 虎纹蛙  低温胁迫  冷休克  免疫力  抗氧化物 

文摘内容 全球气候变化是造成世界范围内两栖类种群衰退和灭绝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极端天气出现变得日趋频繁,非季节性的、短期且剧烈的气温变化可能会严重干扰两栖类动物的生存与种群稳定。监测了浙江省金华市南山野生虎纹蛙(Hoplobatrachus rugulosus)分布区冬季的环境气温,并参考监测数据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虎纹蛙在短期梯度降温(2℃/24 h)和急性冷暴露(即冷休克)(2℃)下的生存力及冷休克对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虎纹蛙在冬季(2009-12-01—2010-03-31)经历的温度范围普遍在0—14℃之间,主要遭遇的低温区间在0—4℃,主要高温区间在10—14℃。通过梯度降温实验,发现温度降至12℃累积死亡率约为28.1%,10℃为87.5%,8℃为100%。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虎纹蛙死亡率与环境温度呈显著负相关(Pearson test,r=-0.952,P<0.05)。经曲线拟合,回归方程计算可得半数致死温度为11.5℃。虎纹蛙在冷休克处理下,在第6 h累积死亡率为45%,12 h为80%,24 h达到100%。虎纹蛙死亡率与冷休克时间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 test,r=0.91,P<0.05),半数致死时间为7.6 h。此外,冷休克(2℃,6 h)显著抑制了虎纹蛙脾脏巨噬细胞呼吸爆发强度(t=3.827,df=6,P<0.05)、全血吞噬活性(t=5.388,df=3.037,P<0.05)及胃溶菌酶活力(t=6.37,df=6,P<0.05);肝脏(t=0.773,df=8,P>0.05)和肾脏(t=0.164,df=4.542,P>0.05)组织脂质过氧化物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虽无明显变化,但肝脏(t=-2.817,df=6,P<0.05)和肾脏(t=-11.302,df=6,P<0.05)组织抗氧化物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肝脏(t=-3.3,df=6,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升高。上述结果表明虎纹蛙对低温较为敏感,冷休克能够诱导机体的免疫抑制,并导致机体对抗氧化物质需求的增加。可以推测,当遭遇极端低温天气时,低温胁迫可能会严重干扰虎纹蛙生理机能,加大种群的生存压力和疾病感染的风险。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