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7374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菲菊头蝠回声定位信号特征及下丘神经元频率调谐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Department of Physiological Science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母体文献
动物学报
年卷期
2006,52(3)
页码
528-535
年份
2006
分类号
Q959.833
TN24
关键词
蝙蝠
菲菊头蝠
回声定位信号
频率调谐
下丘
文摘内容
研究了菲菊头蝠自由飞行状态下的回声定位信号和下丘神经元的声反应特性。菲菊头蝠在自由飞行时发射的CF/FM型回声定位叫声含2-3个谐波,主频为105.3±1.7 kHz,时程为39.5±9.6 ms,脉冲间隔为73.9±16.0 ms.在所记录到的159个下丘神经元中,E型(Echolocation)神经元为32.7%(52/159),其中CF1型(Constant frequency)占11.3%(18/159),FM1型(Frequency modulated)占20.1%(32/159),FM2型占1.3%(2/159);NE型(Non-echolocation)神经元的比例为67.3%(107/159).这些神经元的最佳频率(Best frequency,BF)与记录深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r=0.9471,P〈0.01).E型神经元的深度范围为349-1 855(1 027.5±351.6) μm,阈值范围为6-74 (43.1±14.5) dB SPL,潜伏期范围为10.0-26.0 (14.6±3.8) ms.NE型神经元的分别为93.0-1 745.0(733.3±290.3) μm、2-70(36.5±23.8) dB SPL、5.0-23.0 (13.5±3.7) ms.记录到的53个IC神经元的调谐曲线(Frequency tuning curve,FTC)均为开放型,51个为单峰型,2个为双峰型。单峰型神经元中大部分为狭窄型(Q10-dB〉5),占70.6% (36/51),E型神经元全部为狭窄型,Q10-dB为10.4±7.1 (5.5-31.6),其中CF1型为18.3±11.2 (5.5-31.6),FM1型为8.7±4.7 (5.5-24.3),FM2型为6.9±0.3 (6.7-7.1);NE型神经元既有宽阔型也有狭窄型,Q10-dB为6.6±5.1 (1.6-25.6).两个双峰型FTC主、副峰分别偏向高、低频区,高频边对应的是E型神经元[动物学报 52(3): 528-535,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