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82483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南方地区季节性干旱特征与适应Ⅵ.防旱避灾种植模式优化布局
学科分类
220.1010;森林气象学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3(11)
页码
3192-3198
年份
2013
分类号
S166
关键词
种植模式优化
南方地区
防旱避灾
降水年型
文摘内容
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种植区, 季节性干旱严重影响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本文基于南方地区不同干旱分区中选取的13个典型地区1981--2007年气象资料和作物生育期、产量等资料, 依据各地逐年降水量将其分为干旱年、正常年和丰水年3种不同降水年型, 利用作物水分临界期需水量与降水量的耦合度、气象产量、单位面积产值以及全生育期的水分利用效率和降水量5个指标, 对典型地区种植模式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 得到南方不同区域不同降水年型下的优化种植模式.结果表明: 半干旱区在干旱年型下, 宜采取2种抗旱种植模式: 马铃薯-玉米-甘薯和冬小麦冲稻·甘薯.半湿润区在干旱年型下, 种植模式以冬小麦.中稻-甘薯最优, 油菜-中稻-甘薯次之.在温润区(即典型的季节性干旱区), 江南地区在3种年型下均以马铃薯-双季稻最优; 西南地区宜搭配抗旱作物进行三熟制种植, 如冬小麦.中稻.甘薯、冬小麦-玉米-甘薯、马铃薯-双季稻等.从最大程度利用水热资源角度考虑, 三熟种植模式最优, 以水旱轮作为主, 丰水年型宜搭配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