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三江源高寒草地牧草营养时空分布



编号 zgly000171712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三江源高寒草地牧草营养时空分布

作者 贺福全  陈懂懂  李奇  陈昕  霍莉莉  赵亮  赵新全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0年18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S812 

关键词 三江源  天然草地  生产力  营养成分  季节动态  空间分布 

文摘内容 草地的产草量和牧草品质影响着草地载畜量和草食动物的营养状况、生命活动及生产性能。以三江源及其周边地区的天然草地不同生长期(返青期、盛草期、枯黄期)牧草为对象,分析草地产草量及牧草品质的时空格局。结果显示:从整个区域看,草地生产力、可食牧草产量以及粗蛋白产量(Crude Protein, CP)分布均具有较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三者的高值区大多分布在三江源东部及南部的高寒草甸区,三者的低值区主要在三江源中部和西部的草甸及高寒草原区;大部分地区总生产力和可食牧草产量盛草期显著高于枯黄期,枯黄期显著高于返青期。粗蛋白产量在大部分地区呈现出盛草期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黄期,返青期和枯黄期差异不明显,少数地区返青期显著高于盛草期和枯黄期,盛草期显著高于枯黄期(如:可可西里);CP含量及产量在三江源区空间上的分布,均为南部地区高于北部地区,东部农牧交错区高于西部无人区;所有区域CP含量的返青期为最高,枯黄期为最低,而其他养分含量在不同区域的季节波动并不一致;盛草期牧草CP含量随海拔升高先增加后减小,粗灰分随着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随着海拔升高呈降低趋势。结论:三江源及周边地区牧草生产力、可食牧草产量以及CP产量较高,可食性较好;三江源多数地区高寒草地牧草营养质量相对较好,牧草在返青期营养价值最高(蛋白高,纤维低),到盛草期,牧草产量及营养物质输出量达到最高峰,进入枯黄期的牧草营养质量低劣,此时应进行补饲,以提高家畜生产性能。三江源区可利用草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南部和东南部,该区牧草品质较高、利用潜力(粗蛋白产量)较大,可适度利用开发。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