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37107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紫胶林-农田复合生态系统地表甲虫多样性——以云南绿春为例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西南林学院保护生物学学院
母体文献
昆虫学报
年卷期
2009年12期
年份
2009
分类号
S186
关键词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紫胶林-农田复合生态系统
地表甲虫
物种多样性
物种丰富度
物种优势度
农业土地利用
文摘内容
为揭示紫胶林-农田复合生态系统地表甲虫多样性,于2006-2007年在云南省绿春县牛孔乡采用陷阱法调查了天然紫胶林、人工紫胶林和旱地的地表甲虫群落。共采集标本1678头,分别隶属于24科120种,其中步甲科(Carabidae)和金龟科(Scarabaeidae)种类最丰富,均占全部种类的12.50%。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个体数量最丰富,占个体总数的64.48%;金龟科次之,占个体总数的17.58%。大多数科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在不同土地利用生境中的分布没有显著差异,而步甲科、隐翅甲科(Staphylinidae)、叩甲科(Elateridae)、拟步甲科、瓢虫科(Coccinellidae)和小蠧科(Scolytidae)在不同土地利用生境中的分布有显著差异。天然紫胶林地表甲虫个体数量最少,物种较丰富,优势度最低,多样性最高;人工紫胶林个体数和物种数均丰富,优势度和多样性居中;旱地个体数量最多,物种最贫乏,优势度最高,多样性最低。种级水平的聚类分析体现出人工紫胶林与旱地之间在种类组成上距离较近;而科级水平的聚类反映出人工紫胶林和天然紫胶林更接近。结果提示,紫胶林-农田复合生态系统具有区域内土地利用方式多样化的特点;天然紫胶林在维持地表甲虫多样性水平上具有重要作用,而人工紫胶林虽具有积极作用,但仍需进一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