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秦巴山区核桃种质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



编号 zgly000048087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秦巴山区核桃种质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

作者 李国和  杨冬生  胡庭兴  徐学勤  龚毅红  段琼  李海平  齐涛 

作者单位 四川省林木种苗站  四川省林业厅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母体文献 四川林业科技 

年卷期 2006,27(6)

页码 14-18

年份 2006 

分类号 S666.3 

关键词 核桃  种质  形态特征  氨基酸  脂肪酸 

文摘内容 本文以秦巴山区33份优良单株为材料, 分析比较了核桃的形态特征、核桃种仁的物理特性和生化特性。结果表明: 秦巴山区核桃坚果重量在10.48g至12.72g之间, 最重的区域是广元市朝天区; 核桃核仁重量在4.94g至6.62g之间, 最重的区域是南江县; 核桃仁坚比率在0.45至0.54之间, 比率最大的区域是南江县; 核桃壳厚在1.11mm至2.00mm之间, 最薄的区域是广元市中区; 核桃坚果平均直径在31.99mm至33.70mm之间。最长的区域是通江县; 果面都较光滑, 风味以香甜为主, 核桃取仁都容易, 大部分核桃的内褶壁退化, 果彤以近圆形、椭圆形和圆球形为主。南江县、青川县和万源县核桃的仁色浅, 而朝天区、广元市中区和通江县核桃的仁色较深。秦巴山区各个区域核桃的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脯氨酸、丝氨酸、甘氨酸、苏氨酸、酪氨酸、胱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和氨基酸总量差异显著(P〈0.05), 而谷氨酸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各种氨基酸的形成除与外部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外, 还与核桃种质自身特性有关。秦巴山区各个区域核桃的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 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和花生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秦巴山区不同区域核桃的粗脂肪含量、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 秦巴山区核桃的种质资源非常丰富, 不同区域核桃种质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差异都较大。可针对不同类型核桃深加工产品的需要, 选用不同区域的核桃, 同时也为进一步筛选优良核桃种质和特异种质提供了可能性。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