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旅游发展对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



编号 zgly000073289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旅游发展对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

学科分类 220.5510;森林采运学

作者 邓贵平  覃建雄  颜磊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九寨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母体文献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卷期 2011,20(5)

页码 579-584

年份 2011 

分类号 X196 

关键词 景观  旅游发展  自然保护区  九寨沟 

文摘内容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石,旅游是保护区的重要发展方式。立足于景观尺度,基于3S技术和景观指数,研究了1975~2007年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在旅游业快速发展背景下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 近33 a来,保护区各类景观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草地、疏林/灌丛、耕地为净减少,而林地、冰雪/裸岩、建设用地、水域为净增加;从转出的比例上看,建设用地最大(132.07%),其次是耕地(100%)、草地(6.06%)、疏林/灌丛(5.35%)、林地(4.47%)、冰雪/裸岩(3.21%)、水域最小(2.07%);在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的共同作用下,到1997年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增加,到2007年则有所恢复。总的来讲,采伐活动与自然恢复之间的综合作用是九寨沟景观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旅游业发展对景观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旅游发展促进了保护区整体植被的恢复,但也增加了景区内的建筑用地面积,改变了景区局部地区的植被格局。只有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对旅游进行科学的规划管理才能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共赢。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