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FecB基因在5个中国地方绵羊品种中的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数的关联分析



编号 zgly000170576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FecB基因在5个中国地方绵羊品种中的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数的关联分析

作者 喇永富  李发弟  杨勤  石红梅  李俊龙  王钢  张小雪  王维民 

作者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甘肃省肉羊繁育生物技术工程实验室  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工作站  内蒙古赛诺草原羊业有限公司 

母体文献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年卷期 2020年02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S826.2 

关键词 FecB  湖羊  蒙古羊  藏羊  阿勒泰羊  多浪羊 

文摘内容 为解析中国地方绵羊品种产羔数差异形成的遗传学机制,以5个不同繁殖力的中国地方绵羊品种(湖羊、藏羊、蒙古羊、阿勒泰羊和多浪羊)为研究对象,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FecB基因的多态性,比较不同繁殖力群体间FecB的分布情况,并与其产羔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湖羊群体中存在BB、B+、++三种基因型,藏羊、蒙古羊及阿勒泰羊群体中仅存在B+和++两种基因型,多浪羊群体中仅存在++基因型。湖羊、藏羊、蒙古羊、阿勒泰羊及多浪羊群体中BB、B+及++基因型频率依次是0.69、0.28、0.03,0.00、0.13、0.88,0.00、0.08、0.92,0.00、0.08、0.92和0.00、0.00、1.00;B等位基因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湖羊>藏羊>蒙古羊=阿勒泰羊>多浪羊。湖羊、藏羊、蒙古羊和阿勒泰羊中该位点He和PIC分别为0.29、0.25,0.12、0.11,0.08、0.07和0.08、0.07,且在以上4个品种中BB和B+基因型个体产羔数比++基因型个体高(P<0.01),BB基因型个体和B+基因型个体之间无差异(P>0.05)。由此可推断,FecB或许是决定绵羊产羔数的主效基因,亦或是与其存在密切相关的标记基因,可助力绵羊产羔数性状MAS技术和为多胎绵羊新品种(系)培育提供素材。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