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0332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凋落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母体文献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年卷期
2003,9(4)
页码
346-351
年份
2003
分类号
S714.2
Q948.113
关键词
亚高山针叶林
凋落物
土壤
理化性质
文摘内容
研究了川西地区亚高山人工云杉林及天然林凋落物变化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30a人工云杉林、40a人工云杉林及次生林和原始林年凋落量分别为2.67×10^3kghm^-2、4.38×10^4kghm^-2、4.27×10^3kghm^-2和4.77×10^3kghm^-2, 枯枝落叶层贮量分别为3.19×10^4kghm^-2、3.64×10^4kghm^-2、1.42×10^5kghm^-2和1.45×10^5kghm^-2, 通过凋落物归还土壤的营养元素(N、P、K、Ca和Mg)的年归还总量依次为82.01kghm^-2、129.04kghm^-2、130.57kghm^-2、170.55kghm^-2, 凋落物年失重率分别为24.35%、22.87%、36.96%和32.23%, 人工林凋落物分解一半所需时间约为2.5a, 天然林约为1.6a.各样地土壤含水量、孔隙度和养分含量大致表现为: 次生林≈原始林>30a人工林>40a人工林.森林年凋落量、枯枝落叶层贮量、养分归还量和年失重率与土壤自然含水率、有机质、N、P、K的含量呈正相关, 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人工云杉林生态功能的恢复滞后于次生林, 凋落物分解缓慢是影响该地区土壤水分和养分状况的重要因素.人工云杉林进入旺盛生长期后, 凋落量增加, 养分归还量增大, 此时期森林对土壤肥力有较高的补给潜力; 但凋落物分解过缓, 大量养分元素累积于枯枝落叶层, 不能及时进入土壤, 造成土壤理化性质状况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