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柳树6个无性系在铜尾矿砂中的生长及耐受性差异



编号 zgly000156265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柳树6个无性系在铜尾矿砂中的生长及耐受性差异

作者 张莹  张玲  刘泓  施翔  王树凤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母体文献 林业科学研究 

年卷期 2017年06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S792.12 

关键词 柳树  铜尾矿砂  根系形态  光合作用  主成分分析 

文摘内容 [目的]研究Cd、Zn、Cu 3种重金属复合污染条件下6个柳树无性系的生长、光合作用以及叶绿素含量变化等生理生化响应,为评价不同柳树品种在重金属污染区植被恢复中的应用潜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旱柳和杞柳6个无性系扦插苗为试验材料,按无性系与介质两因素裂区设计试验,对6个无性系的生长、根系形态学参数以及光合参数和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6个无性系在铜尾矿砂中均能生长,但株高、地径以及光合作用、叶绿素含量等相关参数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杞柳‘一枝笔’在铜尾矿砂中的株高、生物量以及总叶绿素含量在6个无性系中降幅最小,而净光合速率降幅最小的是旱柳16无性系。在尾矿砂中生长的柳树叶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黄化,色素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杞柳‘一枝笔’无论是叶绿素a、叶绿素b还是总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最小,其总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仅下降4%。各项指标主成份分析结果表明:在重金属复合污染条件下,生长性状因子起的作用最大,其中,根体积、茎干质量、叶干质量、总生物量4个性状是决定铜尾矿砂中柳树生长状况的关键因子。[结论]6个柳树无性系在铜尾矿砂中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具有明显的基因型差异。根据对生物量、耐性指数以及光合作用等生理生化相关指标的综合分析,杞柳无性系中杞柳‘一枝笔’耐性优于杞柳‘大红头’,而旱柳无性系中旱柳470耐性最好,旱柳16耐性最差。杞柳在铜尾矿砂中的耐性高于旱柳,光合色素的合成受影响较小,而且也具有较好的生物量积累能力。杞柳可望用于矿山废弃地的植被恢复。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