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12805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绿杆黄槽白夹竹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学科分类
220.1070;森林植物学
作者单位
四川省南充地区林科所
母体文献
竹子研究汇刊;浙江
年卷期
1995, 14(2)
页码
22~30
年份
1995
分类号
S718.41
关键词
绿秆黄槽白夹竹
生物学特性
文摘内容
绿秆黄槽白夹竹(Phyllostachys nidularia)是天然形成的园艺新品种。
1989年以来, 在四川省华莹市花竹山进行了试验观察, 对其生长发育以及与
环境条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绿秆黄槽白夹竹在海拔275~1100m的亚热带地
区都能适应生长, 并能顺利完成其个体增殖过程。该竹种对气温适应性较强
, 降水量与降雨天数对出笋和退笋影响较大, 一般生长在微酸性土壤中。根
据观测, 介绍了绿竹黄槽白夹竹的生长发育特性, 揭示了它的“地下茎-笋-
幼竹-成竹”的生长规律以及出笋和退笋的特点。该竹种出笋数量集中在出笋
期的15天之间, 出土后前15天的笋成竹数量占总成竹数的71.3%~79.2%, 因
此, 应及时抓紧笋期的护养工作。高生长过程中, 先从基节开始, 依次往上
, 各节的居间分生组织分裂伸长直至高生长停止。绿秆黄槽白夹竹总退笋率
为16.2%~37.66%, 随着时间推移, 退笋率不断增长。另外, 本试验刨鞭
观测, 发现有丛生型竹, 约占10%。表8(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