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拟南芥AtMSI1蛋白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AtHDA6的相互作用分析



编号 zgly000157780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拟南芥AtMSI1蛋白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AtHDA6的相互作用分析

作者 袁连玉  梁国鲁  杨松光  童华荣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农业及资源植物研究中心 

母体文献 植物生理学报 

年卷期 2018年01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Q943.2 

关键词 拟南芥  AtMSI1  AtHDA6  相互作用蛋白 

文摘内容 表观遗传修饰是真核生物基因转录调控的重要方式,在拟南芥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PRC2(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蛋白复合体和组蛋白脱乙酰化酶HDAC均为重要的表观遗传调控蛋白。本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证明了拟南芥PRC2蛋白复合体成员中的AtMSI1(Multi-Copy Suppressor of IRA1)蛋白和组蛋白脱乙酰化酶AtHDA6(Histone Deacetylase 6)蛋白间的相互作用,且确定其作用位点为AtMSI1蛋白的N端(1~114 aa)和C端(404~424 aa)的非特异性位点与AtHDA6蛋白的HD保守结构域(27~332 aa)和N端非保守的结构域(1~26 aa)。本研究构建AtMSI1-YC和AtHDA6-YN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共同转化拟南芥原生质体,用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技术验证了AtMSI1-YC和AtHDA6-YN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并明确该相互作用的位点为细胞核。另外,pull-down试验再次证明了该相互作用的存在,原核表达并纯化的AtMSI1-GST融合蛋白可以与AtHDA6-His重组蛋白发生体外结合。综上所述,拟南芥AtMSI1与AtHDA6蛋白间存在相互作用,且每个蛋白中均有2个特异性结合位点参与该相互作用。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