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峨眉山世界遗产地表土孢粉组合及其生态和古环境启示



编号 zgly000169227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峨眉山世界遗产地表土孢粉组合及其生态和古环境启示

作者 李永飞  夏中林  沈华东  许斌  陈发军  凌超豪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生态旅游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内江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峨眉山林业管理所  河海大学地球与工程学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内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0年01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Q914 

关键词 峨眉山  表土孢粉组合  DCA  樟科和珙桐群落  林分结构 

文摘内容 通过峨眉山40个样点表土孢粉组合及其与植物群落之间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1)花粉组合中木本植物含量(83.3%)占绝对优势,松属、杉科、桤木属、蔷薇科、桦属、枫杨属、蒿属、毛茛科和水龙骨科为主要孢粉类型;(2)中山常绿阔叶林花粉组合未能反映植被的群落特征;低山常绿阔叶林间人工次生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花粉组合只能反映母体植被的部分组成;针叶林花粉组合基本可以指示母体植被的群落特征;灌丛草甸花粉组合能够较好地反映母体植被的群落组成;针阔混交林花粉组合不仅可以很好地指示群落特征,花粉高含量类型还可以与植物群落优势种很好地对应;(3)主要花粉类型冷杉属、杜鹃花科、蔷薇科、珙桐属、槭属和盐肤木属具低代表性;枫杨属、栲属/柯属、桤木属和杉科花粉具超代表性;(4) DCA表明,通过花粉百分含量,能较好地区分人类扰动植被、阔叶林和针叶林,但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之间,针叶林和灌丛草甸之间难以区分;(5)利用孢粉学恢复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代表类群樟科群落和第三纪孑遗落叶阔叶属种珙桐群落时,受其主体植物花粉外壁薄,易破碎影响,原生植被优势种缺失;因此,孢粉实验改良和保存环境研究,与其他生物学指标(植物大化石和气孔器)综合分析在重建古植物群落中具有重要意义;(6)植物(如冷杉)花粉含量一定程度上能够指示其林分结构。本研究可为热带亚热带山地及相似地区利用孢粉学进行地质时期气候与环境重建提供理论支持和基础资料,并对植被生态恢复提供实践和参考。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