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福寿螺的过冷却研究



编号 zgly000143317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福寿螺的过冷却研究

作者 赵本良  章家恩  罗明珠  宋春秀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部生态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广东省高等学校农业生态与农村环境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2年05期

年份 2012 

分类号 S433 

关键词 福寿螺  低温胁迫  过冷却点  死亡率  TTC 

文摘内容 福寿螺是IUCN认定的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在华南地区已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福寿螺属于热带软体动物,采用万用电表联接热敏电阻法研究了福寿螺在低温胁迫下的过冷却点,并探讨了不同个体福寿螺在过冷却发生后的死亡率和体内组织损伤。结果表明:1)各种螺高的福寿螺冷却点均值为-6.96℃,范围在-6.21—-7.32℃之间,恢复最高体温均值为-4.07℃,范围在-3.07—-4.93℃之间,过冷却后维持时间均值为45.97 min,范围在18.60—75.34 min;2)福寿螺的过冷却点大小受螺高影响,螺高35 mm≤H<45 mm的福寿螺过冷却点显著高于5 mm≤H<15 mm、15 mm≤H<25 mm、25 mm≤H<35 mm体型的福寿螺,5—35 mm螺高的福寿螺过冷却点变化稳定;3)福寿螺在发生过冷却阶段的死亡率在23.33%—36.67%之间,不同体型的福寿螺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4)过冷却后福寿螺死亡率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提高,0到15 min内由20.9%提高到100%,过冷却后暴露时间对福寿螺死亡率影响较大;5)发生过冷却15 min后取出的福寿螺,染色后其外套膜有少量红色出现,而肾部和消化腺部未呈现明显红色,低温胁迫已经对福寿螺组织造成了显著损伤。本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探索福寿螺的生态适应性、扩散北界及福寿螺的越冬机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