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大亚湾底拖网海洋生物种类组成及物种多样性



编号 zgly000163026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大亚湾底拖网海洋生物种类组成及物种多样性

作者 张敬怀  高阳  时小军  吕向立 

作者单位 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 

母体文献 生物多样性 

年卷期 2017年09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Q178.53 

关键词 南中国海  大型底栖生物  定性调查  物种多样性  优势种 

文摘内容 为了能够掌握大亚湾物种多样性状况,本文利用2004–2015年大亚湾底栖生物调查底拖网数据,研究了该海域的生物种类组成、优势种及物种多样性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2004–2015年共获得海洋动物429种,隶属于10门16纲175科309属,各航次物种数变化范围在75–114种之间,不同年份、季节均以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鱼类为主要生物类群;大亚湾物种数量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春季在2007年前基本呈现海湾西部高于东部的趋势,夏季在2008年前则呈现向海湾西南部升高的趋势,之后不同季节则基本呈现湾口高于湾内北部、东部高于西部的趋势;大亚湾的主要优势种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变化,春季常以鳞片帝汶蛤(Timoclea imbricata)或波纹巴非蛤(Paratapes undulatus)优势度最高,夏季2004–2007年间优势度最高的优势种经常变化,2008年后则以棒锥螺(Turritella bacillum)优势度最高,秋季棒锥螺或鳞片帝汶蛤优势度最高;2004年后大亚湾底拖网物种多样性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特别是海湾北部物种多样性下降严重,受人类活动的干扰较大。目前,大亚湾的局部区域承担了整个海湾物种多样性的维持功能,底栖生态系统相对更加脆弱。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