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内蒙古皇甫川流域不同水土治理措施对粪金龟子群落的影响



编号 zgly000082513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内蒙古皇甫川流域不同水土治理措施对粪金龟子群落的影响

作者 刘伟  王润润  刘新民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3(3)

页码 777-787

年份 2013 

分类号 Q968 

关键词 水土流失治理  粪金龟子  群落特征  功能群  皇甫川流域 

文摘内容 2007年9月—2008年9月,采用诱捕法采集粪金龟子,以不同水土治理措施植被、耕作农田和天然草地为研究样地,分析了内蒙古皇甫川流域不同土地管理方式对粪金龟子群落的影响.共捕获粪金龟子6169头,隶属于2科5属15种,优势种为直蜉金龟和小驼嗡蜣螂,分别占总捕获量的66.54%和13.26%.缺少适宜林地环境生存的种类是研究地区粪金龟子群落的基本特征.与耕作农田和天然草地相比,几种水土治理措施均未导致粪金龟子群落多度、生物量和物种丰度显著提高.粪金龟子群落生物量和物种丰度以及功能群Ⅱ和Ⅲ的多度与树(草)高呈显著负相关.受长期农业耕作以及缺少大型食草动物的影响,皇甫川流域的粪金龟子群落组成以功能群Ⅱ和Ⅲ为主,功能群I的多度和物种丰度较低.研究地区居民点的人畜粪便为粪金龟子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导致附近耕作农田中的粪金龟子群落具有较高的多度和丰度.天然草地是该流域粪金龟子群落的适宜生境.在区域尺度推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功经验的同时,保护天然草地和饲养适当数量家畜(特别是大型食草牲畜)是维护粪金龟子群落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有效措施.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