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东北地区三种典型土壤磷组分的31P核磁共振研究及其与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关系



编号 zgly000146109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东北地区三种典型土壤磷组分的31P核磁共振研究及其与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关系

作者 张广娜  陈振华  陈利军  武志杰  魏锴  张艾明  张玉兰 

作者单位 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母体文献 土壤通报 

年卷期 2013年03期

年份 2013 

分类号 S158.5 

关键词 磷酸单酯  植酸盐  焦磷酸盐  棕壤  黑土  褐土  核磁共振 

文摘内容 应用液体31P核磁共振(31P NMR)技术对东北地区三种典型土壤--棕壤、黑土和褐土的磷组分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与土壤磷酸单酯酶和二酯酶活性的关系。结果发现:棕壤和黑土中正磷酸盐和磷酸单酯各自约占土壤全磷的一半,褐土中主要的磷组分为正磷酸盐,单酯仅占总磷的18%;棕壤和黑土中焦磷酸盐含量较高,褐土中未鉴定到焦磷酸盐;褐土的石灰性性质是导致其正磷酸盐占主导地位、单酯含量少且没有发现焦磷酸盐的原因。三种土壤均鉴定出含有肌醇六磷酸盐(植酸盐),其中棕壤和褐土含有myo-植酸盐和一种未知植酸盐而黑土则含有scyllo-植酸盐。土壤磷酸酶活性的结果表明,黑土磷酸单酯酶活性和二酯酶活性均高于棕壤和褐土。土壤中正磷酸盐及磷酸单酯含量与土壤磷酸单酯酶和二酯酶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