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云南布朗族地区种植的地方稻种及其分布特点



编号 zgly000141028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云南布朗族地区种植的地方稻种及其分布特点

作者 张敦宇  徐福荣  余腾琼  汤翠凤  董超  彭新禧  阿新祥  戴陆园 

作者单位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母体文献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年卷期 2011年01期

年份 2011 

分类号 S511 

关键词 布朗族  地方稻种  分布特点  云南 

文摘内容 对云南省4个县选择20个布朗族聚居村的622户布朗族农户,采用参与式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其种植的地方稻种,分析村级和户级水平的地方稻种分布特点。共调查收集到地方稻种资源53个,其中有色稻种和糯稻种各14个(各占26.4%)。318户种植地方稻种,占被调查农户总数的51.1%;种植地方稻种的面积占总稻作面积的30.0%;种植地方稻种的村级丰富度平均为5.64,最高达9;而户级丰富度平均为1.29,最高达4。种植地方稻种的村级均匀度平均为0.548,户级均匀度平均为0.172。地方稻种数量在调查县间差异显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27个(50.9%)>临沧市双江县17个(32.1%)>普洱市墨江县9个(17.0%)>保山市施甸县0个。在乡镇级水平上,拥有地方稻种资源最丰富的是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西定乡22个,然后依次为临沧市双江县邦丙乡9个、临沧市双江县大文乡和普洱市墨江县景星乡均为8个、勐海县布朗山乡5个、墨江县新抚乡1个。各地区种植地方稻种数量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复杂的农业生态环境、丰富的民族文化习俗和多样的饮食习惯。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