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赤霉素生产和应用的研究



编号 zgly000101748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赤霉素生产和应用的研究

作者 徐庆玉  陈秀峯  楊振花 

作者单位 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生理室  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生理室 

母体文献 植物生理学通讯 

年卷期 1965年05期

年份 1965 

关键词 固体发酵  施用时期  水浸提  增产效果  非蛋白氮  液体发酵  肥水条件  淘米水  伤流  光合强度 

文摘内容 1.固体发酵制造赤霉素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方法。制法簡单,原料广泛,很适合于农村人民公社推广应用。菌种培养基用麦麸。种子培养基用淘米水,或淘甘薯干水。发酵培养基用玉米軸加麦麸或棉子餅。即可获得效价較高的赤霉素。 2.在生产过程中,发酵培养基加水二倍較为合适。接种量为20%最經济。封閉式培养的效价远远高于开放式培养。变温培养(17.5—27.5℃)并不次于恒溫(27℃±1℃)培养。温度低,培养的时間应适当放长。 3.成品的灭菌,以采用60—70℃的高温干燥法最好。赤霉素溶液的浸提用普通水浸泡4—12小时为宜。但延长至60—72小时,其有效成分并无显著增降。 4.赤霉素对植物根、莖、叶的生长都有明显影响,对莖和叶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对根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促进生长的作用对生长旺盛的幼嫩部分最大,但有一定的期限,此有效期一般为10天左右。赤霉素有可能具有抽調根部貯藏养分的功能。一般而論,由于地上部分的旺盛生长,地下部分根的生长反而削弱,因此其再生的能力也被降低。 5.赤霉素对植物的发育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能促使菠菜、油菜抽苔。烟草提前現蕾。但对小麦未見有促进抽穗,成熟的效果。 6.試驗初步証明,赤霉素在菠菜、芹菜和大麻等,利用莖和叶的植物上,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对于打破馬鈴薯休眠,提早发芽也有明显的作用。在小麦和胡蘿卜上,經赤霉素处理后,反而会引起减产。 7.植物經赤霉素处理之后,在一定时期内,光合作用显著增强。酶的活性显著提高。蒸騰强度和伤流速度急剧增加。植物体内糖分和叶綠素含量相对降低。試驗証明,經处理后,叶綠素含量之所以降低,是由于赤霉素处理后,叶組織内非蛋白氮含量不足影响叶绿素在光下的稳定性明显下降所致。增施氮肥能防止叶綠素的含量降低。 8.固体发酵赤霉素和液体发酵赤霉素具有同等效能。固体发酵赤霉素用普通水浸提与用0.5%NaHCO3溶液浸提者效能相近。赤霉素的应用,必須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实际經济效益等方面,掌握适当的濃度、施用时期和次数,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試驗証明,菠菜以10—20ppm,芹菜以20—50ppm为宜。施用时期不宜过早,最好当其效能发揮殆尽之时,恰好是收获之日,一般在收获前10天左右为宜。在有效濃度范圍内,采用低濃度,增加噴雾次数,能提高增产效果。結合增加肥水条件应用赤霉素能更好的发揮其促进生长的作用。附注 1.菌种培养基 (1) 普通馬鈴薯、洋菜培养基:馬鈴薯20%,蔗糖2%,洋菜2%。 (2) 麦麸培养基:麦麸和水各半。 2.种子培养基 (1) 洛林-湯姆配方:葡萄糖5%,酒石酸0.266%,酒石酸銨0.266%,磷酸二氫銨0.04%,碳酸鉀0.04%,碳酸鎂0.027%,硫酸銨0.017%,硫酸鋅0.005%,硫酸亚鉄0.005%。 (2) 苏联配方:蔗糖2%,硝酸鉀0.1%,碳酸鎂0.03%,氯化鈉0.02%,硫酸亚鉄0.0001%。 (3) 日本配方:甘油3%,氯化銨0.25%,磷酸二氫鉀0.5%,硫酸鎂0.5%,酒石酸0.3%,硫酸鋅0.005%,硫酸亚鉄0.005%。 (4) 澳大利配方:葡萄糖2%,硫酸鎂0.3%,氯化銨0.3%,磷酸二氫鉀0.3%,硫酸錳、硼酸、硫酸鋅、硫酸亚鉄各0.000005%,氯化銅0.000002%。 (5) 美国配方:葡萄糖2%,硫酸鎂0.3%,氯化銨0.3%,磷酸二氫鉀0.3%。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